点击上方「蓝字」关注我们
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,持续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,围绕“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”核心目标,通过整合资源、创新形式、精准触达,构建了多元化的金融教育宣传体系,有效提升宣传实效。
一、锚定宣传目标、明确活动方向
辽宁工行金融教育宣传工作始终聚焦群众关心、社会热点金融领域,以“解决实际问题”为导向,将宣传目标拆解为三大核心,确保每一项工作都精准落地。
锚定重点人群,普及金融知识。针对“老、少、新”不同群体金融知识需求,辽宁工行分层设计宣传内容。面向青少年,重点讲解“货币起源、金融产品含义、防范校园贷”等知识,通过校园课程、漫画手册等形式,培养正确的金钱观;面向新市民群体,聚焦“银行卡安全、个人信息保护、征信常识”等,帮其助防范金融陷阱;面向老年人群体,简化专业术语,用通俗易懂的宣传内容将“存款与理财产品区别”“识别虚假投资广告”“高收益伴随高风险”等知识深入浅出进行讲解,避免因知识断层使老年群体遭受资金损失。
聚焦风险防范,筑牢反诈防线。辽宁工行结合近年来高发的金融诈骗案例,将宣传重点从事后提醒转向事前预警。针对“冒充亲友电信诈骗”“养生养老诈骗”“非法集资”“虚拟货币投资”等多发骗局,通过“案例还原+套路拆解+防范技巧”的模式,让广大消费者直观理解诈骗逻辑。通过营业网点窗口提示、大额转账问询拦截、厅堂沙龙等方式,教会消费者“不听、不信”,有效防范金融诈骗事件发生。
倡导理性消费,树立健康消费观。辽宁工行针对年轻群体中存在的“超前消费、过度借贷”等问题,开展理性消费主题宣传。通过校园讲座、短视频等形式,讲解消费分期息费计算、复利常识、年化利率日利率转化方式,帮助消费者破除“低利息”误区。同时,倡导“量入为出”的消费观,鼓励年轻人制定收支计划、有效理财,避免因过度负债影响个人征信,帮助其建立长期、健康的金融行为习惯。
二、创新宣传形式、打破传播壁垒
辽宁工行打破传统金融宣教模式,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融合、“互动+趣味”结合等方式,让金融知识宣传“活起来”,持续提升传播穿透力。
线上宣传,打造“随时学”便捷渠道。充分运用视频轻量化传播作用,针对消费者碎片化阅读习惯,制作金融知识宣传短视频、微课件等,将情景剧、动画、真人讲解循环应用,拆解金融知识点、细化知识颗粒,以小事小情打动宣教受众。今年以来按周发布金融知识线上宣传素材42期,自有渠道线上宣教知识访问量达月均80万人次。
线下宣传,构建“面对面”零距离场景。积极组织分行工作人员、志愿者,广泛开展金融知识进农村、进社区、进校园、进企业、进商圈等“五进入”活动。在农村,结合乡村振兴工作,讲解金融普惠助农政策;在社区,设置金融咨询台,提供征信查询指导、理财风险评估等服务;在校园,开展金融知识讲座、金融实践活动;在企业,广泛宣传企业征信常识、金融借贷常识;在商圈,向广大消费者讲解合理用卡、消费分期等业务知识,助力广大消费者提升金融素养、体验更多金融获得感。
三、注重宣传实效,建立长效机制
辽宁工行深知金融教育宣传是一项长期工作,通过建立健全长效机制,定期开展自主宣教策划、内容更新、效果评估,有效保障宣传工作持续有效开展。
推进自主常态化宣传,融入工作日常。辽宁工行将金融教育宣传纳入分行常态化工作,做到年初有计划、按季有重点、“一月一主题”执行落实,依托分行“宁心暖意”消保品牌,先后开展“宁心暖意”之“温暖陪伴”“勤劳铸金”“红心向党”“军魂永驻”“暖意助生活”等专项活动,让金融知识持续触达群众,逐步提升全民金融素养。
动态更新宣传内容,紧跟热点问题。随着金融市场的变化,新型金融产品的迭代推出,新型诈骗套路不断出现等情况,辽宁工行建立宣传内容更新机制,定期收集最新金融政策、敏锐捕捉社会金融热点,及时更新宣传材料,用“图文+案例”等形式进行解读,紧跟实事热点,将最新金融咨询迅速有效传递至广大金融消费者。
开展效果评估,及时优化内容。在各项集中宣传活动后,辽宁工行通过线上问卷、线下访谈等方式,广泛收集广大消费者、行内员工活动反馈,了解宣教受众及工作人员对宣传内容的参与度、理解度,掌握广大消费者最关心的金融问题,优化宣传内容,及时调整宣传导向,不断提升宣传针对性。
未来,辽宁工行将继续围绕广大金融消费者需求,进一步创新金融教育宣传形式,紧密围绕金融监管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新要求、新部署,积极推出新举措、新方法,确保金融教育覆盖更多人群,为维护地区金融稳定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文章来源: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
End
这里是辽宁省银行业协会微信公众平台,我们提供辽宁省银行业资讯,愿与您共同成长!
投稿邮箱: lnyinhangye@163.com
点个「赞赞」你最好看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