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贯彻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理念,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与风险防范能力,辽沈银行于2025年6月9日至15日组织全辖分支机构开展“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”活动。活动紧密围绕“守护重点人群,筑牢金融防线”等五大主题,通过多元化、场景化宣教模式,让金融知识走进千家万户,筑牢区域金融安全防线。
一、高度重视压实责任,三级联动贯通执行
辽沈银行将本次活动作为履行社会责任、筑牢金融安全防线的核心举措,成立辽沈银行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领导小组,夯实活动成效,自上而下深度统筹推进。本次活动以“线上+线下”融合模式推进,全行79家网点参与,累计开展线下宣传活动322场,线上发布原创宣传内容19篇,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原创内容6篇,共计覆盖受众22.6万人次。辽沈银行于手机银行APP、智能柜台机、ATM机、官方微信公众号、官方网站等多渠道展示本次万里行活动宣传海报,并于全行网点跑马屏统一集中布放宣传口号,全行结合区域特色精准发力,积极开展“五进入”宣传、联动宣传,形成“总行统筹部署、分行特色创新、网点精准落地”的三级联动机制,实现全行协同宣传,提高了辽沈银行金融知识宣传广度。
二、聚焦重点精准宣教,多元创新筑牢防线
辽沈银行紧扣“守护重点人群”核心目标,构建差异化、场景化宣教体系,实现金融知识精准触达。一是分层覆盖重点群体。其一是针对老年群体,开展“银发守护工程”。辽沈银行开展“银发微宣讲”,讲解柜面“转账三步骤”风险管控,同步配发防诈口诀卡;携手志愿服务团队联合敬老院开展“银发金融课堂”,进行“以房养老”诈骗情景模拟,提高老年群体风险识别能力。其二是针对青少年群体,开展“朝阳金融课堂”。打造“小小银行家”动画沙龙,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储蓄意识;进驻多所院校解析金融知识骗局,提升其金融素养。其三是针对新市民,开展“新市民护航行动”。设立流动金融服务站,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实用的金融服务指南;联合食品企业建立“金融权益守护站”微信群,将企业83%员工纳入常态化教育。二是创新场景化传播模式。其一是线下深度融合。辽沈银行在多处高考考点设“爱心驿站”,为家长提供印有金融知识宣传标语的扇子等防暑物资,并揭露“付费志愿卡”骗局;辽沈银行创作方言防骗顺口溜,深入乡村集市巡回宣讲。其二是线上数字赋能。搭建“线上金融知识课堂”常态化运营体系,设计“答题闯关领奖”线上互动,拓宽金融知识传播渠道;辽沈银行制作原创反诈金融宣传短视频,助力识别新型诈骗。三是跨界联动凝聚合力。辽沈银行联合公安机关、司法所机构联合宣传电信诈骗案件,积极阻断诈骗交易,实现警银协同反诈;联动市委、消防、社区、志愿服务中心开展“金融+消防”双轨宣讲,实现四方协同机制“破圈”;联合司法所解读“消费者八大权益”,现场讲解诈骗识别技巧,实现政企联合攻坚。
三、践行金融为民初心,构建长效教育机制
本次活动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,将金融知识普及转化为民生安全保障力与社会治理支撑力,实现“消保为民”核心价值。一是破解民生痛点,筑牢安全防线。辽沈银行通过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及警银联合行动,拦截资金骗局,阻断诈骗转账,保障资金安全。同时深入乡村,以金融知识顺口溜形式,消除数字鸿沟。二是赋能社会治理,释放协调效能。通过“四方联动”模式,将金融安全纳入社区治理。同时,借力高考时点,传播助学贷款政策,打通惠民政策“最后一公里”。三是深化金融向善,培育长效动能。推广老年客户陪伴服务、新市民驿站、金融消保讲师等创新形式,实现金融消保长效机制建设新突破。
本次“金融知识万里行”活动是辽沈银行践行“金融为民”初心的生动实践。通过精准聚焦“一老一少一新”群体需求,创新融合场景化宣教与跨界协作,将金融安全防线延伸至社区村屯、校园企业、街头巷尾。未来,辽沈银行将持续深化金融知识教育,织密金融安全防护网,为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注入力量!
文章来源:辽沈银行
这里是辽宁省银行业协会微信平台,我们提供辽宁省银行业的资讯,与TA共同成长。